现今,文化不止意味着一个地方的软实力,也与成千上万相关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经历了热火朝天的硬件发展之后,更多的人注意到文化的软实力。在一座城市之中,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特性和空间分布,可为政府的一些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北京是国内最早将文创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的城市之一,其强调城市文化的综合作用,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文化领域的建设,既是政策推动的结果,也是北京市城市发展的需求。在一系列政策下,北京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到文化创意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为了对北京文创产业的发展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们利用龙信的企业数据,对北京文创企业历年的空间分布、注册情况和经营情况做了一个分析。
首先梳理一下相关政策出现的时间:
1996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北京市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4年上半年,北京市第一次制定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年—2008年)》;
2005年开始,从文化产业发展转向强调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的重要作用;
2006年初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文化创意产业被列为北京未来的工作重点;
2006年出台《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这样看,1996年与2005年,对于文创产业来说,是比较关键的时点。
2006
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
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和其他辅助服务9个大类。相对200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的9个大类而言,设计服务以及软件、网络及计算
机服务这两个行业并入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口径。这两大类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意行业发展优势突出,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点行业。
数据说明:
数量:124665条(覆盖所有全国工商登记的企业)
涵盖行业:文化艺术、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设计服务、艺术品交易7个文创产业的子行业。
空间分布
为
了鼓励发展文创产业,北京在城市空间管理上出现了一种新类别:文化产业聚集区。2004年11月,认证了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位于北京的有6
家,此类认证与空间联系度并不高。2006年年底,北京市第一批1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挂牌,海淀区的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西区的创意产业先导基
地、通州区的宋庄、东城区的中关村雍和园,以及自发而成的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地区(如朝阳区的798艺术区和潘家园古玩交易地区),成为首批政府认证的
聚集区,相应扶持政策使得这些划定的园区在聚集文化创意企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图1 中心城区文创产业聚集区
那么,到底这些聚集区的划分,对文创产业的布局分布有没有影响呢?
我们以1996年和2005年作为分界线,对各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一个展示。
图2 各行业空间分布图
从
图2可以看到,不同产业有一定聚集区,比如艺术品交易主要集中在东城区和朝阳区。不同年代各行业的分布也有一定变化。新闻出版行业在2005年之前,主要
集中在东城区,2005年之后则向海淀区转移发展。再如,2005年以前,广告会展服务在海淀与朝阳区的分布不相上下,而在2005年之后,重点向朝阳区
转移发展。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艺术企业,则普遍集中在4环以内,以东城居多。
而
从各区来看(图3),朝阳的文创企业在文化艺术、广告会展、广播电视电影、设计服务等4个行业都占据了各行业40%以上的份额,海淀区的计算机服务和新闻
出版分别占据了41%和30%。东城、西城和丰台区数量不相上下,石景山区最后。可以看到,朝阳区已成为文创企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海淀依托大学资源形成的
计算机服务产业和新闻出版产业也遥遥领先,总体来看,区域发展不太平衡。
总的来说,文
化创意产业表现出与城市其他功能混合发展的空间特性,且对聚集产业园需求不高。所以,空间需求并不是文化创意企业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北京应充分利
用现有空间资源,将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到企业,而不是简单落实到园区,减少借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名义而进行圈地的现象。
图3 各区各行业所占本行业百分比
文创产业历年发展回顾
1发展总趋势
图4 2006-2015年各行业增长趋势
图5 2006-2015年北京人均GDP与文创产业数量相关性
选
取最近10年的数据看,在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中,除了计算机服务行业的企业数量在过去十年处于下降趋势之外,其他行业均在十年间保持增长,尤其在2008
年金融危机过后,增速显著提升,且在2013年后增速又有了明显提升。这一点值得探究,其原因是否为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中
小企业融资渠道增加等。另外,在互联网行业冲击下,新闻出版行业企业数量2011-2013年呈下降趋势,但2013年后又恢复呈增长趋势。
而和北京市2006-2015的人均GDP对比,可以发现,其和文创产业的繁荣呈高度相关性,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创产业的发展和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2文创企业的消失
并
非所有企业都能够经受得住市场磨炼。企业倒闭消失,有可能是经营不当、违规,也有可能是片区发展太好而承受不住房租,或因地方衰败而逃离。而从文创企业的
“消失”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产业是否繁荣,地区是否有利于文创企业发展等。我们提取在过去10年内注销、吊销或迁出的企业,以3年为一个周期,对文创产
业的“消失”进行了可视化。
有趣的是,随着时间流逝,文创企业消失的数量逐渐减少,且消失的企业没有特别明显的聚集性。但是,2006-2009年消失较多的区域集中在宣武门、和平里、东四、中关村等地区,2010-2012年,消失较多的区域集中在东四、阜成门、前门、中关村等地区。因电商崛起和市场规整化,中关村地区的计算机服务业大量消失。而宣武门等2环以内的地区,则可能由于房租上升(东四),或重新规划(前门)导致大量企业外迁或干脆闭门谢客。
图6 2006-2015年北京文创企业“消失”图
注册资金低门槛的特性,导致微小企业成为主要力量
注
册资金表明一个公司初期的资金实力,同时也代表一定信誉度。如下表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细分行业中,平均注册资金最高的是软件、网络及计算机行业
(12792万元),这个数字是第二位的广播电视电影行业的平均注册资本(2536万元)的5倍。平均注册资本最低的,为广告会展行业(181万元),不
及软件、网络及计算机行业的2%。
假设我们认为50万元注册资金以下为微小企业,那么表2中,除广播电视电影行业和新闻出版以外,微小企业在其他行业中占比都超过了50%。看来,文创产业低门槛的特性,导致微小企业成为主要力量,而广告会展和设计服务则由于硬件要求低、脑力劳动为主,成为最容易进入的产业。
表1 各行业平均注册资金
表2 各行业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下所占比例
根
据不同的行业,在时间维度上,我们做了一个注册资金的分布图(图7),从中能看出各个行业在不同时间段发展的趋势。变化幅度比较明显的是艺术品交易行业,
时间越靠后,注册资金有增大趋势。广告会展服务的规模以上(1000万元注册资金)企业,集中在2011-2015年间成立;计算机服务的规模以上企业,
集中在1998-2002年期间成立。同时,这也是计算机服务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艺术产业从1993年至今都发展平平,资金规模变化不大。
图7 各行业注册资本时间变化图
结语
总的来说,北京文创产业发展迅速,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从空间上看,北京的文创产业对产业的聚集性所产生的优势需求并不明显,呈现出与城市其他功能混合发展的空间特性。同时,文创产业的分布与地区政策鼓励、地区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如朝阳区。以微小企业居多的文创产业因对成本敏感,所以政府在政策的优惠上不光要落实到园区,还要落实到微小企业本身。
从
文化艺术企业的分布看,北京存在文化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大型文化项目可考虑向南城、周边组团和周边区县倾斜,与项目周边地区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并注重
混合发展,以产生更为综合的成效。项目选址要注重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支撑,以鼓励公交加步行的绿色出行模式。计算机服务行业的大量消失,体现了计算
机硬件服务的需求大量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和互联网有关的服务行业的崛起。政府应更多关注互联网服务行业相关政策的制定。
最
后,文化的繁荣发展相当程度上源于城市自下而上发展,对新鲜事物的鼓励和包容,是创意城市不可缺少的要素。例如,北京798艺术区和宋庄,正是源于对创新
的接纳。对北京而言,自下而上的途径较为薄弱,不同文化背景的市民、不同组织方式的艺术团体,缺乏有效表达自身的文化途径,难以对政府的政策制定、资金分
配等产生影响。文化的多元与包容是创意城市的重要部分,应积极鼓励相关机制的建立。
录入编辑:王昀 澎湃新闻报料:4009-20-4009